潍坊在线消息,第六届潍坊(富华)相亲节举行——潍坊人相亲越来越“实在”,据《潍坊广播电视报·城市周报》记者左保杰报道 “一天天一年年 ,时光飞逝而过,我不太差,不太丑,孝顺又体贴,却依然在寻找我的那个他……”“上得了厅堂,下得了厨房,杀得了木马,翻得了围墙,开得起好车,买得起好房,斗得过小三,打得过流氓……这就是未来的我。”
3月24日至25日,由本报和富华游乐园共同承办的第六届潍坊(富华)相亲节上,各种个性十足的相亲资料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据统计,本次相亲节报名人数3300多名,男女比例十比九,两天内到场人数数万人。相亲节上不仅70后、80后的“剩男剩女”来相亲,90后的身影也随处可见,甚至不少“丈母娘”也特地赶来挑“金龟婿”。
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90后女生择偶一般要求对方有房无贷款,而一些70末80初“短婚未育女”征婚则更理性务实。不论哪个年龄阶段,不论找男朋友还是女朋友,“孝顺父母”逐渐成为相亲“硬指标”,不少独生子女择偶时开始考虑父母的养老问题。
“孝顺”成相亲男女硬性择偶条件
独生子女择偶,开始考虑父母养老问题
“觅:诚实守信,孝敬父母,落落大方的女士”;“觅:责任心强,不和父母吵架,有上进心的男生”……百善孝为先,记者在相亲节上发现,不管是女相男还是男相女,在择偶要求那一栏,除了标注对方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外,“孝敬父母”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“硬指标”。对于自己的评价,很多人也以孝顺自居。
据相亲节一负责人介绍,往年相亲节上,约有一半左右的人会明确写明“孝敬父母”,今年几乎所有的相亲男女都将这一条作为了硬性择偶条件。“一个人是否孝顺,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的为人及人品。我觉得男人要是没有孝心、不重感情,有再多财产也不可能让我幸福。”28岁的蒋丽告诉记者,父母都已经50多岁了,作为家里的独生女,父母的养老问题得“提前考虑”,,她找的对象一定要孝顺老人。
记者看到,不少单身男士明确表明希望将来和父母同住,“父母把自己养大不容易,找媳妇一定要能和父母处得来,将来家庭和和睦睦。”25岁的朱先生表示。相亲节现场不少单身男女都表示,父母总有老的一天,只有老人好了,自己才能把日子过好。
对此,青州市孝文化研究协会会长曹元国表示,现在的年轻人能将孝顺作为相亲“硬指标”,说明男女找对象更加理性,年轻人能更多地从父母的角度出发,听取父母的意见,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,更是社会的进步。
相亲相亲亦称相门户、对看。婚姻礼仪。即在议婚阶段换过庚帖后,由媒人联系安排,双方长亲见面议亲。历代相亲仪式大同小异。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相见,而由父母长亲包办,是通过红娘将素不相识的两个男女约到一起,见面这天相亲的男女都特别注意个人的形象,力争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。如果男去女家相亲,一定要梳洗整容,衣帽一新,痴苶的男娃们,父母或家长还要教他到女家后怎样敬烟敬酒,怎样说话称呼,怎样端饭待人等,然后在媒人和父母或家长的带领下前往女家,其举止大都是拘禁呆板有余,潇洒大方不足。